風資源工程師主要的工作是風電場宏觀選址、微觀選址,包括運行風電場后評估的一些工作。后評估的工作對風資源前期工作的指導意義越來越重要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好的風場是設計出來的,一個風資源工程師實際上應該定位為風場設計師
風資源工程師主要的工作是風電場宏觀選址、微觀選址,包括運行風電場后評估的一些工作。后評估的工作對風資源前期工作的指導意義越來越重要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好的風場是設計出來的,一個風資源工程師實際上應該定位為風場設計師。
那么,如何設計風電場,從微觀環(huán)節(jié)來看,在仿真建模準確性有所保障的情況下,全方位考慮風況、安全、道路、線路、施工、經評的因素,去設計機位點排布與裝機數量+單機和全場容量+輪轂高度的最優(yōu)組配。而從行業(yè)整體上來看,我們更急迫是從行業(yè)認知、業(yè)務模式、能力建設方面有所突破。
通過風電場案例分析和研究,總結過往經驗指導現(xiàn)有項目的設計
(1)通過運行風場案例分析和研究,總結過往經驗指導現(xiàn)有項目設計。 用好仿真軟件是前提,個人認為能夠適應中國復雜氣候、地理條件的參數化方案,才是解決目前計算不夠準確的核心。目前,金風在全世界23000余臺機組在不同氣候、地理條件下運行。通過歷年積累的大量風資源和氣象數據,我們初步建立了一套符合不同地區(qū)的參數化方案,提高準確度。 金風科技在理解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,也在對理論進行豐富和發(fā)展。比如對低湍流條件下對尾流的認識、單排機組排布間距的認識。兩個重要的認識和不斷實踐,實現(xiàn)了金風對低效組、風險機位有效防患。 (2)通過運行風場案例分析指導后續(xù)風場設計。 目前,金風針對風場微觀選址復核相關已完成200余個項目不同類型的案例分析工作,并對機組選型優(yōu)化、機組間距優(yōu)化布局、機組尾流損失優(yōu)化撰寫了相關的論文和技術導則。 (3)究竟什么是風電場定制化解決方案呢? 不同單機容量機組混排?不同葉輪直徑抑或輪轂高度?其實不盡然,風場設計師們要做到基于目標風電場的機組載荷、環(huán)境適應性、零部件配置的定制化,風機――由“風和氣象”到“機位和機組”,再到“風電場群”的定制化。
2
風場設計是一項嚴謹的工作,需要建立完善的規(guī)范和制度,來保證過程控制的嚴格執(zhí)行。金風科技結合氣象會商制度,也建立了項目設計會商機制,既是群策群力、集思廣益,也是提供年輕風資源設計師們展示自己能力,暴露自己問題的機會,讓很多風險消弭在前期階段。
始終要尊重和理解風資源的不確定性
風資源跟天氣預報一樣,永遠存在廣大人民群眾希望100%精準預報,但“臣妾做不到”的人民內部矛盾。風資源確很多問題是搞不清楚的,就跟相關性和相似度的概念一樣,有定量的東西存在同時也有只能定性的東西,這是風資源的不確定性。
風資源不確定性的另一個描述,實際是損失的發(fā)電量去哪了。金風有一個優(yōu)勢是數據多,針對發(fā)電量折減計算也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。但是目前因為折減不準確不統(tǒng)一的取值,無法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設計成效的對比,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對話。
金風科技風資源總工開創(chuàng)了風場運行進行實際調查研究的先河,研究成果明顯可以減少因折減系數取值的誤差,導致的單機發(fā)電量計算不準確。如某南方項目,通過完整一年測風數據計算的發(fā)電量與當年實際上網電量對比,求取當年的綜合折減系數。如下表: